返回
健康

李渊为什么不阻止玄武门之变(李渊对玄武门之变的态度)

来源:搜全贸更新时间:7

说起唐太宗李世民,很多人都会首先想到他的丰功伟绩,贞观年间四海升平百姓安居,是历史上难得的明君之才。但是,任何帝王的登基之路都是充满***的,不管是前期的夺嫡还是后期的铲除异己,只有收拢住足够的人心才能稳坐皇位。为了顺利登基,李世民除掉了自己的亲兄弟,逼迫生父退位让贤,这都是他永远掩盖不了的污点。那么,对于玄武门之变,李渊是不是真的无法阻止呢?如果他的地位尚且稳固,为什么没有保住李建成等人?

李世民剧照

李世民锋芒太盛,李渊忌惮却无力抗衡

有些人会把李世民与朱棣放在一起作比较,因为他们同是战功赫赫的亲王,谋求上位的手段也有很多相似之处。但是,朱元璋与李渊却有本质上的不同。朱元璋这个人出身不高,之所以能顺利登基全靠自己,所以他有足够的底气掌控全局。为了给自己中意的继承人铺路,朱元璋让朱棣等人尽快前往封地,这样一来便消除了很多隐患。再来看大唐的皇帝李渊,如果不是李世民一路披荆斩棘收买人心,他真的有登基的能力吗?换句话说,李世民的实力增长太快超过太子,完全是李渊默许之下的结果,而玄武门之变更是源自于此。

李渊剧照

李渊最开始起兵的时候,用的是"世袭国公"的身份,这样一来很容易得到世家们的认可与支持。但与此同时,他又不得不给予这些人厚赏,否则谁会心甘情愿地为他效力呢?为了弥补朝政大权上的缺失,李渊授意李世民开府治事招拢人才,以制衡那些快速势大的家族。李渊的想法或许很简单,先利用李世民来达到自己的目的,事成后完全可以轻松地将其除掉,反正李世民是他的儿子,无论如何都不敢违抗命令。只是,李渊"卸磨杀驴"的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,便受到了李世民的反噬。

李世民这个人不但有野心,还有足以与之匹配的实力,所以很容易就能反客为主。在招募人才的过程中,李世民得到了关东豪杰的忠心,将天策府的实力发展壮大,对大唐来说是不小的威胁。况且,这些人之所以愿意归顺大唐,看重的便是李世民的能力与品行,他们如何会将忠心给予李渊呢?在玄武门事件发生的时候,尉迟恭射杀李元吉、协助李世民囚禁李渊,足以证明李世民拉拢人心的能力。

尉迟恭剧照

总而言之,李渊不是没有能力除掉李世民,而是担心他背后的支持势力,万一群龙无首后情势失控,对谁都没有好处。为了拖住李世民的脚步,李渊开始专心培植太子的势力。

李世民与李渊有血缘情分,但更是政敌

征讨刘黑是秦王与太子之间矛盾爆发的开始。在这场战役中,李渊最开始派出的是李世民与李元吉,他俩虽然各自属于不同阵营,但在攻打刘黑闼的时候仍旧是节节胜利。眼看着刘黑闼即将被打败,李渊却突然将李世民叫了回去,只剩下性格暴躁强势的李元吉主持战局。李渊当时所用的理由是"担心李世民流连战场太过辛苦",但实际上,却是为了给李建成铺路。

李世民擅于谋算,但李元吉却是个脾气暴躁的直性子,他大肆斩杀刘黑闼的部下惹得对方不满,双方战况再次陷入胶着状态。李建成进入战场后采用了谋士魏征的建议,以安抚为主攻打为辅,没过多久便凯旋而归。其实,关于这场战役明眼人都能看明白,明明是李世民带领将士披荆斩棘,却在关键时刻被李建成抢了战功,实在是憋屈得很。但是,主导这一切的人乃是李渊,李世民就算再不甘心也不能违逆自己的父亲。就这样,李建成与李世民之间的利益斗争越来越激烈,直到演变成不死不休的局面。

李世民的天策府势力太大,前期或许是李渊乐见其成,但后来逐渐却引起了皇帝的忌惮,李渊把李世民视作政敌。除了父子间的皇位争夺以外,还有各方势力在抢占地盘,一些后期被招揽进来的人才将李世民视作"代言人"。首先来说,李世民具备足够优秀的能力与心胸,那些关东豪杰愿意被他招揽为他办事;其次,李渊最重视的是关陇集团的利益,若是不将其取代,这些后进势力只能分到一小部分功劳。最后,夺嫡后期站队异常明显,他们除了支持李世民以外没有其他选择,自然会全心全意为他谋划。

面对眼前这种棘手的局面,李渊不是没有能力解决,而是他作为君主有很多为难之处。一方面,李建成是他早就选好的继承人,并且这些年为他谋划算计付出太多心血,李渊不愿意就此示弱;另一方面,秦王李世民的实力越来越强,甚至渐渐超过了皇帝在民间、军中的威望,若解决不好很容易出现内部分裂问题。大唐根基未稳,还有很多虎视眈眈的外敌,李渊不敢冒险尝试。顾虑太多就会影响基本判断,在李渊彻底想明白之前,李建成等人终于忍耐不住想除掉李世民,没想到却败于对方之手。

李世民在军事上的能力非常强,李渊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。李世民的隐忍只是一种表象,背地里却准备周全只待时机,最后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。玄武门之变平息后,李渊迫于形势选择退位,李建成与数千名将士皆丧命,李世民顺利登基。除此以外,李建成等人的后代也没有幸免于难,对于此时的李世民来说,反正都是要背负骂名,何不斩草除根呢?

总结

李建成之所以被李渊立为太子,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制衡李世民快速发展的势力,一旦选定了继承人,那么李世民的很多行径都可以被定性为"篡位",朝中的支持者也会减少。当然,也有人怀疑过史***载的真实性,毕竟对方是一国之君,那些史官真的能坚持事实威武不屈吗?再来说李渊的最终决定,有人认为他是出于无奈,当时只剩李世民能继承皇位,他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;也有人认为,李渊是为了顾全大局,与其拼尽全力鱼死网破,还不如顺应局势和平过渡。

我是史海魅影,关注我为历史点赞。

<
阅读全文
打赏
  • 0人打赏
    举报
扫一扫访问当前网页
关闭
同类新闻